联系我们:

手机:13357830228

座机:025-85638688
BIM深化设计、数字孪生首选企业

BIM技术在长江五桥盾构机工程项目的“穿江之旅”


BIM技术在长江五桥盾构机工程项目的“穿江之旅”。


南京长江五桥起自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桥,接江北大道,跨越长江主航道后,经梅子洲(江心洲),下穿夹江,止于夹江南岸,接江山大街,全长约10.3公里。其中,跨长江大桥长约4.4公里,夹江隧道长约1.8公里,其余路段长约4.1公里。全线在五里桥、丰子河路、临江路和中新大道等4处设置互通式立交。

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方案为:“桥+隧”。即跨越长江主江工程采用大桥的方式,穿越夹江则采用隧道方式。

//
南京五桥夹江隧道运用新时代号盾构机
//

整个盾构机由刀盘、主机、后配套台车三部分组成,总重量约3000吨,夹江隧道全长1755米,盾构段隧道长1159米,盾构刀盘直径15.46米,管片外径15米,为国内最大直径的公路盾构隧道。梅子洲明挖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,基坑最深处25.6米;江南工作井采用明挖逆作法施工,基坑最深处38.9米,距离长江不足100米,临近南京眼、青奥双塔楼、城南水厂等重要建筑物,紧贴已建成的青奥隧道;周边条件复杂,地质为淤泥质土,施工难度极大,国内罕见。

LOCAL201810230705000565730404532.jpg


LOCAL201810230706000058081877759.jpg





//
BIM技术在五桥项目中的应用
//


项目组依据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》、《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》、《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》结合项目管理目标,践行项目精细化管理,开启了BIM技术在长江五桥盾构机工程项目中的“穿江之旅”。

BIM实施团队进驻项目部进行技术服务,如深大基坑BIM监测系统的开发、精度达LOD400的工程三维模型的建立、项目BIM协同工作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工程的安全、质量、进度、造价、人员、机械的管理及应用标准的编制等工作提供零距离的BIM专业技术指导。

南京五桥A3标工程明挖段主体结构三维模型交付使用。

1.gif

随后陆续完成基坑围护结构三维模型、盾构段主体结构模型、江南工作井主体结构模型的交付使用。

2.gif


2017年12月25日,项目基于BIM技术的基坑监测平台交付使用,实现了监测数据的云端存储与管理;实现了监测数据的批量导入;实现了监测日报的线上创建;实现了监测日报的线上实时共享;实现了监测点位反查。


3.gif



2017年1月20日,完成了江南工作井明挖逆作法的施工模拟。江南工作井施工工艺多,施工场地狭小;涉及的施工工艺有三轴搅拌站、塑性止水墙、地下连续墙、钻孔桩、钢筋笼吊装、深基坑支护、明挖逆作法等。



微信图片_20181114131909.jpg


2018年3月22日,在项目部领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初步完成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BIM协同工作管理平台的搭建工作,实现了业主、项目部、监理、测量等多方和模板、钢筋、混凝土等多专业班组的协同工作。


4.gif



微信图片_20181114131918.jpg


A3标已实现了基于BIM技术的建模、用模、平台等应用的项目管理;并形成了一些列基于盾构项目的BIM技术应用标准文件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14131934.jpg


//
最后....
//

南京长江五桥工程被定为江苏第一批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,在五桥建设过程中,首先提出打造智慧工地,建立了基于BIM+互联网技术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。各个系统都全面用于工程管理,在实现各系统与公建中心BIM平台对接后,一个全面集成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


website qrcode
服务热线:

手机:13357830228

座机:025-85638688
联系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03号奥体名座D座15楼1510室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关于我们        在线留言